【心理与教育测量】07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2025-09-02 09:56:0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戴海琦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序
准备阶段
确定测验目的
明确测量对象
明确测量哪些个人或团体。通常以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
经济状况、民族和文化背景等指标来区分测量对象。
经济状况、民族和文化背景等指标来区分测量对象。
明确测量目标
明确测量什么心理功能,是测能力、人格还是测学业成就等
明确测量用途
明确编制的测验是干什么用的,是用于描述受测者的心理特质
还是用于诊断心理是否异常,是用于选拔人员,还是用于验证某个理论假设。
还是用于诊断心理是否异常,是用于选拔人员,还是用于验证某个理论假设。
制订编题计划
编题计划内容
1.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测题偏离应测的范围
2.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2.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编题计划主要用途
1.测题编制结束后,可对照计划核对项目是否反映了所要测量的领域。
2.记分时可按计划中百分比确定每类测验项目的分数标准
2.记分时可按计划中百分比确定每类测验项目的分数标准
编制阶段
编辑测验项目
收集测验资料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遍性(公平)
3.资料要有趣味性
2.资料要有普遍性(公平)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选择项目形式
1.使受测者容易明了的测验方法
2.受测者在完成测验时,不会因为测验项目的形式不当而做错
3.测验过程省时;
4.计分省时省力;
5.经济。
2.受测者在完成测验时,不会因为测验项目的形式不当而做错
3.测验过程省时;
4.计分省时省力;
5.经济。
编写测验项目
1.取样应当对欲测心理特质具有代表性
2.取材范围要同编题计划所列项目相一致
3.难度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4.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
5.初编题目的数量要多于最终所需要的数量,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
6.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
2.取材范围要同编题计划所列项目相一致
3.难度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4.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
5.初编题目的数量要多于最终所需要的数量,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
6.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
预测与项目分析
预测/试测
1.预测对象有代表性
2.预测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预测情境同正式测验情境一致
4.记录受测者的反应
2.预测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预测情境同正式测验情境一致
4.记录受测者的反应
项目分析
定性分析
1.分析测验题目的适宜性
2.检验双向细目表
3.评价题目的编制质量;
4.检查题目编排、试卷印刷质量和实测质量。
2.检验双向细目表
3.评价题目的编制质量;
4.检查题目编排、试卷印刷质量和实测质量。
定量分析
以数量来表示测验项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1.难度分析
2. 区分度分析
1.难度分析
2. 区分度分析
合成测验
测验项目的选择
1.测验的性质
2.项目的难度
3.项目的区分度
2.项目的难度
3.项目的区分度
测验项目的编排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2.混合螺旋式
编制复本
1.同种心理特质;
2.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3.不含有重复的项目;
4.项目数量相等,并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区分度
2.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3.不含有重复的项目;
4.项目数量相等,并有大体相同的难度和区分度
完善阶段
测验标准化
测验内容
相同/等值题目
施测过程
相同的测验环境
相同的指导语
主试
被试
相同的测验时限
测验评分
及时记录
有记分键
将受试反应与记分键比较
测验分数的解释
建立常模
鉴定测验
信度
1.重测信度
2.复本信度
3.分半信度
4.同质性信度
5.评分者信度
2.复本信度
3.分半信度
4.同质性信度
5.评分者信度
效度
1.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3.实证效度
2.结构效度
3.实证效度
测验量表与常模
编写测验说明书
向测验使用者说明如何使用该测验,以保证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包含
测验的目的与功用
测验的理论依据
实施测验的方法
何种测验
内分几部分
每部分有多少个测验项目
答案如何做
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
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的说明
常模表
测验的实施
测验的实施过程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测验材料
熟练掌握施测手续
熟练使用测验指导语
熟练掌握施测手续
熟练使用测验指导语
指导语
测验目的的说明
对题目反应方式的解释
测验环境
测验场地(通风、光线、噪音)
座位
答案纸型
测验焦虑
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评分技术
测验分数的解释
如何看待
测验分数的意义
测验分数的意义
高德曼提出的解释模型
1.叙述的解释:指描述个人的心理特征状态
2.溯因的解释: 指追溯过去以解释个人目前的发展情况。
3.预测的解释: 指推估个人未来的可能发展情形。
4.评价的解释: 指作价值的判断或作决定
2.溯因的解释: 指追溯过去以解释个人目前的发展情况。
3.预测的解释: 指推估个人未来的可能发展情形。
4.评价的解释: 指作价值的判断或作决定
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
应遵循的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如何向受测者
报告测验分数
报告测验分数
1.需要使用当事人能理解的语言
2.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什么
3.告诉当事人,分数不是一个精确的值
4.告诉当事人,分数解释的参照体
5.分数只是决策的依据,不是决策本身
6.充分估计分数可能给当事人造成的影响
7.测验结果应向无关人员保密
8.对低分者的解释应谨慎小心
9.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咨询服务
2.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什么
3.告诉当事人,分数不是一个精确的值
4.告诉当事人,分数解释的参照体
5.分数只是决策的依据,不是决策本身
6.充分估计分数可能给当事人造成的影响
7.测验结果应向无关人员保密
8.对低分者的解释应谨慎小心
9.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咨询服务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