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11 学绩测验
2025-09-02 09:59:4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戴海琦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性质
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是最佳行为测验;
测的是认知性心理品质 (认知的多寡、能力的高低)
用于对个体经学习、训练之后的成绩进行鉴定和诊断,预测被试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成就。
是最佳行为测验;
测的是认知性心理品质 (认知的多寡、能力的高低)
用于对个体经学习、训练之后的成绩进行鉴定和诊断,预测被试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成就。
作用
学校
鉴定学生成绩
反馈给教师甄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辅助教学管理
反馈给教师甄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辅助教学管理
人事管理
人员录取
提职晋升
教育科学研究
教学方案
教育决策
分类
编制方法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
标准化学绩测验
标准化学绩测验
测验内容 (学科)
单科测验
多科测验
多科测验
测验用途
考查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评分系统的参照系
常模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
测验题型
定向反应型 (客观题)
自由反应型(主观题)
自由反应型(主观题)
标准化学绩测验
基本要求
命题组卷标准化
目标明确、知识覆盖面宽难度、信效度题型、题量等值复本等
施测标准化
统一标准的环境: 场所、时长、 指导语、测验材料、材料出示顺序等
评分标准化
标准答案、评分规则、阅卷培训
测验分数解释标准化
常模参照测验:提供常模目标参照测验:确定合格分数线
编制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测验目的,选定测验编制方法
分析测量目标,拟订测验编制计划
编制阶段
编题、征题与选题组卷
调查测验质量参数,编制测验常模
完善阶段
编写测验指导书,正式出版发行
国外常用标准化
学籍测验简介
学籍测验简介
斯坦福成就测验SAS
(加德纳)
(加德纳)
属于综合性学绩考查测验,团体使用的常模参照测验组合式测验
纵向分成6个不同级别的水平,横向包括11个方面的科目内容,
分别为词汇、阅读理解、拼字、听理解、词汇学习技能、语言、数学概念、
数学计算、数学应用、社会科学常识和自然科学常识
分别为词汇、阅读理解、拼字、听理解、词汇学习技能、语言、数学概念、
数学计算、数学应用、社会科学常识和自然科学常识
两个配套测验:斯坦福早期学校成就测验,斯坦福学业技能测验
两套常模:学年初常模和学年末常模
导出分数:百分等级、标准九分数、年级当量、量表分数和正态曲线当量
关键数学算术诊断测验
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至六年级的学生
测验分成三大块
1.内容块: 数学、分数、几何与符号;
2.运算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心算和数字推理
3.应用块:文字题、补充、金钱、测量和时间
1.内容块: 数学、分数、几何与符号;
2.运算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心算和数字推理
3.应用块:文字题、补充、金钱、测量和时间
在四个层次上对被试进行数学技能诊断:
1.分块水平诊断
2.总体水平诊断
3.分测水平诊断
4.项目(题目)水平诊断
1.分块水平诊断
2.总体水平诊断
3.分测水平诊断
4.项目(题目)水平诊断
标准化学籍测验题库建设
优良性质
题库内部结构层次清楚、分类严谨,试题检索方便
一个科学的测验理论: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
题库管理方便,可控性强,易于维护更新
储备一定数量的试题,所有试题品质优良,技术参数完备
保密性强
设计题库结构
1.确定题库中试题所应用参数的个数、各种参数的使用名称
2.确定全库试题的内容范围及内容层次详目
3.确定全库试题教学目标层次详目
4.确定全库试题的题型种类数及具体题型
5.确定全库试题难度等级的划分
6.确定题库总题量及在各参数层次上的分题量
2.确定全库试题的内容范围及内容层次详目
3.确定全库试题教学目标层次详目
4.确定全库试题的题型种类数及具体题型
5.确定全库试题难度等级的划分
6.确定题库总题量及在各参数层次上的分题量
我国高考
命题
阅卷评分
分数解释
阅卷评分
分数解释
教师自编学绩测验
特点
1.测验形式灵活多变5测验目的完全一致
2.测验内容与教材内容高度一致
3.测验难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4.测验编制简易快速
2.测验内容与教材内容高度一致
3.测验难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4.测验编制简易快速
步骤与方法
审查测验目的
1.测验对象:学习水平和特点
2 .测验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3.测验性质:
-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
-考查测验和诊断测验
-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2 .测验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3.测验性质:
-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
-考查测验和诊断测验
-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制订测验编制计划
试卷结构合理安排
测题深入细致
测题深入细致
命题与组卷
命题:提前、超量、审查
组卷:编排顺序等
组卷:编排顺序等
需注意问题
1.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入调查学生
2.维护准确稳定的合格标准
3.客观评价自己的命题技术合理使用各种题型
4.注意总结命题经验,提高命题技术
5.尽量控制评分误差,防止简单粗糙
6.作一些定量分析研究
2.维护准确稳定的合格标准
3.客观评价自己的命题技术合理使用各种题型
4.注意总结命题经验,提高命题技术
5.尽量控制评分误差,防止简单粗糙
6.作一些定量分析研究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